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立足小岗村这个品牌优势,突出党性教育这个特色,奋力打造“红色阵地、红色熔炉、红色校园”红色招牌。2019年3月,安徽小岗干部学院二期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学院面积由原来7400多平米升级至3万平米,软硬件建设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4月,学院被纳入中组部《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2019年11月,中组部张建春副部长到安徽调研,学院代表安徽省“三学院两基地”在座谈会上发言,得到充分肯定;2020年4月,省编委批复学院升格为滁州市委直属正处级单位,同年8月,滁州市委为学院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受疫情影响,自2020年6月份启动对外培训以来,已举办省内外各类培训班108期,培训7937人次,承办各类研讨、交流会32批次,接待3856人次。
突出“三高”,打造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阵地”。
高占位立校。坚定“学院姓党”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院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聚焦打造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国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中心两基地”的发展目标,深挖小岗元素,先后赴省内外同类院校学习调研,确定了突出农村改革和党性教育的特色教育培训方向,坚持将改革开放的红色基因融入到教学、办学、科研三大主功能的全过程之中。高标准强校。2020年以来,滁州市委两次召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努力建设“在全国有知名度,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干部教育培训阵地。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小岗党性教育馆建设,指导编印学院宣传画册。县委把学院建设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主要领导挂帅,11位县级领导认领人才引进、宣传推介等20项任务,全县特供建设用地200亩,并预留300亩用地指标,为学院未来发展备足空间;目前市、县领导正在筹划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三期工程,已经完成土地面积测绘,启动前期征地工作,建成后培训能力将达到800人以上。高质量办校。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坚持重要任务合力推进、重大问题合力解决,由组织部牵头,协调自然资源、人社、住建等15家单位积极作为,解决征地、用水、师资、人力等问题43件,组织筹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农村改革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暨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座谈会”等大型会议活动5场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60多家单位将学院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吸引了井冈山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等6所全国知名院校派班来到小岗开展异地培训。
突出“三好”,打造锤炼党性、砥砺初心的“红色熔炉”。
上好“特色课”。专题课求“专”。筹备成立小岗精神研究院,挖掘提炼小岗精神,弘扬“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开发《“大包干”历史叙事》、《学习践行沈浩精神》、《中国农村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小岗改革再出发》等教学专题80个,涵盖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农村改革、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内容。现场课求“特”。挖掘“改革”特色资源,围绕“大包干”和“改革先锋”等特色内容,与省委党校专家团队签订合同,打造“三任总书记视察小岗足迹处”“与大包干带头人面对面访谈”“沈浩墓地缅怀沈浩”等现场教学点22个。情境课求“真”。以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强烈对比为内容,开发《忆苦思甜情境式教学》《当年农耕体验式教学》等体验课程,建设“忆苦思甜”主题餐厅,上“忆苦思甜”课、品“忆苦思甜”菜。建好“三个馆”。凝练党建引领小岗振兴素材,运用高科技创新型智慧党建形态,建成全省首个村级党性教育馆“小岗党性教育馆”。更新调整“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展陈内容,构建了以三馆为核心的小岗教学资源中心圈,积极打造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升级传统干部教育形式,提高党员干部参与感。联好“四条线”。构建“一圈四线”干部教育培训布局,围绕小岗村教学资源中心圈,挖掘周边县市如定远、合肥、南京等红色资源教学线,紧抓小岗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天长市综合医改等农村改革教学线,紧盯全椒大墅龙山、南谯太平集等乡村振兴教学线,紧扣全椒县儒林文化、天长市孝文化、凤阳县大明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线,形成红色教学线、农村改革教学线、乡村振兴教学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线等四条线路,开发现场教学点28个。
突出“三实”,打造风清气正、改革创新的“红色校园”。
在要素保障上见实效。强化财政支持,建立教学办学研发经费增长机制,从最初的30万元/年提升至110万元/年。加大高学历教师招引力度,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照4000元/月标准进行生活补贴奖励,持续发放五年,并奖励一次性购房补贴15万元。强化机构设置,提拔1名优秀干部,五个内设科室负责人均为副科级干部。在师资队伍上见实效。坚持内培与外引、专职与特约“两个结合”,不断提升师资力量。实施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15人次赴浦东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全市“好课程”评选,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观摩15次,去年共撰写理论研究及科研论文13篇,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结项1个,市委党校立项5个课题,5人被市委宣传部聘为理论研究和宣讲专家库专家。与省委党校、安徽大学建立合作机制,柔性引进25名知名教授和教师,建立126人的专家师资库,让办班单位“菜单式”点课。聚焦大美凤阳建设需求,开设干部学院“大讲堂”,邀请扶贫、农业、文旅、小岗村等11个单位负责人和15名行业专家作为特约授课老师,在上好党课的同时提升学员专业化能力。在管理服务上见实效。建立健全激励、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十项内控制度,推行动态式、层次性、开放式、情感和谐式“四转”管理,常态化开展教师“一学二查三抓四讲五个一”活动,建立班主任、班委会和干训主管部门“三方共管”模式,学风校风师风得到有效转变。针对服务水平不高问题,组织后勤人员赴省内外同类院校学习考察,采取“学院为主,委托运营”方式,引进省农垦黄山大厦餐饮公司,对餐饮、住宿、安保、环卫进行专业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投入18万元改造“学员书吧”,制作带有三任总书记视察小岗村等元素的宣传灯箱,课余间隙播放改革乐曲等,打造沉浸式体验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系安徽小岗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李新龙)